第11章 你觉得陛下老眼昏花了?(1/2)
石家宝面色铁青,这一刻,他这个大儒的脸给扇的几乎肿了。
朱青目光无惧,直挺挺的站在朱元璋身前,欠身行礼道:“臣御史台侍御史朱青,反对!”
当下一片哗然。
朱元璋也疑问了。
这小子不怼人是不是不舒服
“哪里不对”
朱元璋开口问道。
朱青高声回答:“举荐亲族、拉拢朋党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!”
“一人为官,亲族为祸!”
“放肆!”
石家宝怒到极致,面红耳赤开口怒斥,丝毫没有半点大儒风采。www.
因为他知道,朱青刚刚说的话,已经触碰到了士大夫的底线。
士大夫传承千年,不就是靠着拉拢朋党,举荐门生入仕来延续的吗
朱青直言不讳,如此放肆将这件事说出来。
这小子。
是要毁了士族啊。
…
“何为放肆食君禄,忠君事,我乃洪武朝的御史,难道连上书谏言都成了放肆之举!”
朱青声音洪亮,反驳质问。
“你危言耸听,举荐之制延续千年……”
“那为何唐宋君王又要使用科举举仕若举荐真有你说的如此好,难道天子看不出来”朱青质问。
石家宝咬牙切齿:“举贤惟才,唯有德才兼备之人,方可入仕为官!”
朱青冷笑:“德才兼备德才兼备,便是狗屁不通”
“你!你辱骂朝臣!”
“我说的是事实!每个官位有每个官位的职能,如户部精通数算、工部精通匠作,唯有此法,依我看,唯有以才能举仕,才能选出真正的官员!若是不信,大可一试!”
朱青放出厥词。
石家宝被两个老臣搀扶着,他胡须颤抖,咬牙怒瞪:“今日老夫!便要和你这狂吠之人好生理论!”
朱元璋此时也来了兴致,问道:“朱青,依你所见,这为官之人,难道就不注重德行了”
朱青摇头道:“启奏皇上,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!臣以为,德行乃是人之根本,非常重要,但绝非一朝一夕,或凭借几本奏本、几人言说便可看透的。”
“正因为德行难以看透,故能力反而成为了首要。若官员真的有能力,即便是上位之后也能做好分内之事,可若是既无德行又无能力,那上位之后除了为祸百姓,怕是难以立下功勋。”
“德行难以看透……”
朱元璋也琢磨起来。
朱青有些感慨,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开设科举,这就说明他本身还是不想世家大族在大明朝的朝堂上站稳脚跟的。
要不是洪武三年选上来的进士过于废物,他也不至于停止科举。
可在朱青看来,真的是洪武朝的进士太废物吗
恐怕不一定。
真正的原因,恐怕还是因为进士们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可。
老朱那是什么人
绝对不是喜欢看锦绣文章的皇帝,更不像某十全老人那样动不动出口成章。
老朱喜欢的,是真正能够给百姓干实事的!
“陛下,此子胡言乱语,这是在为祸朝堂啊!”石家宝激动的道。
朱元璋凝神问道朱青:“你刚刚说不妨一试,你有什么办法来试”
朱青稽首道:“任选五位上职不久的官员跟五个吏员,只需稍微考量其本部的职责,便可知道这些官员是不是真的具有才学。”
朱元璋点头:“准!”
内侍省太监朴无用向下面的人传达了旨意,很快就有宦官朝着六部班房跑去。
一旁的应天府参政汪广洋此时不咸不淡的开口道:“朱御史弹劾上谏乃是本分,可一再驳回官员政令,未免没有把控政局的嫌疑。”
“如今这三番两次上谏,可事情……终究还没有解决的。下官认为,真正贤良的臣子除了告诉陛下什么事情不能做,还应该告诉陛下……什么事情,能做。”
汪广洋是跟着朱元璋的老人了,从至正十五年朱元璋过长江的时候就是朱元璋的臣子,眼下为应天府参政,随时可以朝着宰相之位再进一步。
有他出言,文官方面顿时开始口诛笔伐。
一个把控朝局的罪名盖在脑袋上,朱青的弹劾一下子成了罪证。
朱青嗤笑:“多闻书生无义婊子无情,古人诚不欺我。”
“我好歹帮你们干了点事,你们至于这般落井下石吗”
…
“朱青,你简直是无法无天,什么话都敢胡言乱语!”
“你屡次上谏,虽是言官,可操控言论之罪非你莫属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