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奇幻 >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> 第三十三章 汾阴宝鼎

第三十三章 汾阴宝鼎(1/2)

目录

两日后,一辆马车行至北海河畔。

马车左右有数十骑徘徊,为首者的一名裹着兽皮大衣的男子。

男子用不甚流利的汉语说道,“汉使苏牧,主上有令,将你遣返至汉廷。”

闻言,苏牧拄着已经完全的节杖,走向马车。

又过三日,苏牧被送回长城脚下,很快就有并州骑兵出城,迎着他到军营帐。

苏牧交代了自己在匈奴部族的经历,其中也包括与李常笑的对话。

听闻匈奴中有这样一名汉人,营中诸将大为惊讶。

并州刺史相当重视,当众递写奏折,将此事上奏阳朔帝。

……

咸阳,未央宫。

阳朔帝同样对那位匈奴部族的“先生”好奇不已,尤其是听说对方竟是一名修成了罡气的高手。

让他忌惮之余,又生出了招揽的心思。

作为天下共主,他无时无刻需要防范暗中的刺杀。

倘若有这么一位高手护持,哪怕日后浅睡都能安心许多。

打定主意以后,阳朔帝立即派人前往匈奴草原,打探更多关于这位先生的情报。

承光宫。

太子刘懿正伏于案前,细细翻阅苏牧递回的密信。

苏牧本就是太子亲信,要不然,出使匈奴这等差事可不会落到他身上。

密信中,言明了同化匈奴部族的思路,而突破口正是左谷蠡王部,他们近于躬耕,与汉人有和平共处的可能。

刘懿看完全部内容,心里立刻有了决定。

他知道直接拉拢左谷蠡王是有些操之过急了,倒不如像温水煮青蛙那般,缓慢烹之。

在当前的形势下,最能够交好若禾而且不会令对方厌恶的手段,就是关市。

因此,刘懿取来印玺以太子的名义向并、幽两州颁布教令。

增建并州与幽州的关市,同时派设马官,负责战马和皮毛贸易。

……

阳朔八年,四月。

鲁王李孝瑜大病缠身,不日将离人世。

在此关头,鲁王世子李昭接过了西北军权。

他以雷厉之势镇压了那些想要趁鲁王易位浑水摸鱼的贼子。

病榻前,鲁王趁着脑子还算清明,派遣使者前往咸阳,请求汉帝册封下一任鲁王。

毕竟是大汉名下兵力最强、封地最大的诸侯王,鲁王的使者入京,在咸阳引起了不小的动荡。

涉及鲁王王位传承,哪怕阳朔帝都极为谨慎。

先帝留下的祖训他也看过,知道收回鲁王封地和爵位当是必然,眼下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

阳朔帝犹豫之际,前线斥候又有异动传来。

据说有大批西北骑兵进入安定郡,距咸阳仅有七百余里。

这下,所有人都明白了鲁王的意思。

他们将目光投向阳朔帝,想要知道自家陛下的打算。

却见阳朔帝的表情阴沉得可怕,仿佛一只择人而噬的饿狼。

当群臣都以为阳朔帝要下旨对西北开战时,大太监先宣布了退朝的消息。

阳朔帝在左右的搀扶下,回到宣室殿。

不多时,太子觐见。

父子屏退左右,在大殿中商议了好一阵子。

……

三日后。

汉使携圣旨从咸阳走出,朝安定郡的方向疾驰。

与此同时,那些驻扎了数日的西北军立即化作潮水退散。

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彻底消弭。

鲁王府。

送走汉使,李孝瑜那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

他知道自己赌赢了,汉帝会为了所谓的大局,放弃对西北动手。

只要昭儿顺利即位,西北又能获得不少于十年的喘息机会,至于更多,李孝瑜就不敢保证了。

随着大汉骑兵的组建,李孝瑜逐渐认识到了他们与汉廷的差距。

纵观西北五郡,全境百姓统共只有一百五十余万。

他们不似匈奴,无法做到全民皆兵,哪怕加上在西域的势力,只能勉强凑够二十万可战之军。

用来威慑匈奴和汉廷是足够了,可应对灭国之战无异于螳臂当车。

唯一的出路,似乎是与匈奴联手灭汉。

可李孝瑜谨记父祖教诲,知道非我族异类其心必诛的道理。

倘若与虎谋皮,一个不慎就会造成祸乱,引得生灵涂炭,葬送华夏千年辉煌。

这样一来,即便他日定鼎中原也会遭致世人唾弃,就连九泉下的历代大秦先祖都要为之蒙羞。

李孝瑜反复思量,艰难地放弃了这个唾手可得的复国契机。

半日后。

第二代鲁王,李孝瑜病故。

李昭奉旨继承爵位,西北再度进入了新时代。

……

阳朔八年,十一月。

冬狩完。

阳朔帝领着太子前往宗庙,祭拜两任先帝,还有刘氏的历代先祖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